静态体验广汽传祺向往S9乾崑, 家庭日常出行刚需全拿捏
在选车这件事上,很多人会把关注点放在动力和操控上,这当然无可厚非。不过,一辆车的“静态素质”其实同样值得细细品味——毕竟它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每天与你相伴的空间。外观是否耐看、内饰用料是否考究、功能配置是否贴心、智能体验是否流畅,这些细节往往决定了你对这辆车最直观的印象,也影响着日复一日的使用心情。#传祺向往S9# #22万级华系混插王#
最近,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了广汽传祺新推出的中大型SUV——传祺向往S9 乾崑版本。作为一款刚进入市场的新车,它在“静态层面”的表现确实带给我不少超出预期的感受,无论是整体气质还是细节处理,都能看出设计团队在用户体验上的细致考量。今天就想结合我个人实际的观察和体验,从外到内聊聊这台车在设计、用料与智能化方面的特点,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参考。
我们先来看看外观部分,传祺向往S9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沉稳中透着力量感,整体设计语言没有追求过于复杂的型面变化,而是采用了相对方正、简练的轮廓。这种风格让它看起来颇为扎实,更侧重于传递一种实用且大气的气场。车头是整车设计的亮点所在。它采用了纯电车型上常见的封闭式前脸,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横贯左右的纤细光带,不仅拉伸了视觉宽度,也极大地强化了科技氛围。尤其在夜间点亮时,这条光带赋予了车辆非常独特的视觉标识,让人过目不忘,颇有几分来自未来的既视感。在我看来,这样的设计思路确实精准地把握了当下新能源车的审美趋势,将科技感作为了外观表达的核心。
除了基础款配色,传祺还为向往S9提供了双拼色车身选项,这在我看来是车型向时尚和年轻化靠拢的一个明确信号。这种上下分色的设计打破了单色车身的沉闷感, instantly为整车注入了活力与视觉层次。它所选用的配色组合也颇为大胆,对比鲜明,行驶在路上能带来足够的辨识度与潮流感,无疑会更对追求个性表达的年轻用户的胃口。另一个让我驻足良久的细节是轮圈设计。它采用的造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顶级豪华车上经典的“大饼式”轮毂,尺寸宽大,辐条造型饱满且极具整体感。当车辆静止时,这套轮圈与高大的车身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不怒自威的体量感和高级质感。事实上,当你站在车侧,这种由扎实用料和沉稳型面共同构建起的厚重气息,正是中大型SUV用户非常看重的气场所在。
在车身尺寸上,向往S9的长宽高分别为5060×1950×1760mm,轴距达到2930mm。从数据上看,它在中大型SUV阵营中处于一个均衡的位置——并未刻意追求夸张的尺寸,但每一处比例都控制得恰到好处。实际走近车辆,你能明显感觉到它所呈现的体量感与稳重气质,尤其是接近两米的宽度,让整车看起来格外扎实,这种宽厚舒展的形态,也很符合家庭用户对空间和安全感的心理预期。细节上值得留意的是,这款车融入了悬浮式后视镜与隐藏式门把手这类时下流行的设计语言。后视镜并非简单地追求造型新颖,其在空气动力学方面也做了优化,有助于提升高速行驶时的静谧性。而隐藏式门把手则在收起时让车身侧面更为平整,强化了整体的简洁感和科技韵味,可说是形式与功能兼顾的升级。
车尾同样是设计的重点。竖置的C型尾灯在视觉上强化了车身高度,而中间贯穿式的光带则将左右灯组连贯为一体,提升了夜间辨识度的同时也增添了层次感。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其搭载的交互式灯语系统,支持多种灯光场景变化。这不仅仅是装饰性的“灯光秀”,更能在充电、迎宾等场景中提供直观的状态反馈,让车尾的灯光也具备了实用意义与人车沟通的可能,算是同级中比较少见的细腻笔触。
拉开车门,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规整而温馨的氛围。其中控台采用了业界常见的T字形对称式布局,这种设计的好处是功能分区清晰,能带来一种稳定、协调的视觉感受。中央显示屏的尺寸把握得比较克制,没有一味追求巨屏带来的冲击感,其安装位置也经过考量,确保了驾驶员和前排乘客都能方便地观看和触控。屏幕下方是空调出风口,整个中控区域按键数量大幅精简,营造出一目了然的操作界面,降低了上手难度。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内饰的双拼色搭配,所选用的色调柔和且富有层次,有效避免了单色内饰可能带来的平淡感,为车厢注入了适度的居家温馨气息。在我看来,这种色彩哲学平衡得不错——它既保留了一份不失活力的视觉趣味,又坚守了作为家用车应有的沉稳基调,算是在审美格调与日常实用性之间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平衡点。
在乘客接触频繁的区域,车辆大量使用了软性材质包覆,触感柔软细腻。细节处点缀的木纹饰板纹理自然,手感温润,显著提升了空间的精致度。从方向盘到门板,这些材质之间的搭配过渡自然,共同构建出兼具舒适度与品质感的乘坐环境。座椅系统是座舱的另一大亮点。副驾驶座搭载的"零重力"模式,可通过智能调节椅背角度与腿托支撑,为乘客提供近乎失重的放松姿态。实际体验中,能明显感受到其对腰背的贴合与压力分散,长途乘坐时能有效缓解疲劳。前排座椅的侧向支撑充实,填充物厚实而不失弹性,能够适应不同体型的乘坐需求。后排空间表现同样可圈可点。无论是头部余量还是膝部活动空间都十分宽裕,即使满载三位成人也能保持从容。座椅靠背角度合理,坐垫长度足够支撑大腿,充分考虑了全家出行时的实际舒适性需求。
在智能化配置上,传祺向往S9搭载了华为乾崑ADS 4 Max超阶版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整车共配备29个高性能感知硬件,涵盖激光雷达、4D成像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与多视角摄像头,共同构建起覆盖360度的感知能力。该系统支持从车位到车位的全流程智能辅助,包含城区与高速路段的导航辅助驾驶,以及具备记忆功能的代客泊车。在实际体验中,其泊车辅助系统对车位的识别准确度高,控制过程流畅顺滑,尤其在空间有限的侧方车位或结构复杂的地下停车场,能有效减轻驾驶者的操作负担。此外,车辆搭载的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进一步增强了行车安全冗余。从实际感受来看,这套系统在判断与执行层面都表现出较好的成熟度,干预时机自然,提示清晰,既不过度打扰驾驶者,又能及时提供安全保障。整体而言,其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并非停留在参数层面,而是切实从用户日常使用场景出发,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时,也让驾驶变得更从容、更安心。
在动力系统方面,传祺向往S9搭载的是一套由1.5T涡轮增压发动机与电动机共同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18千瓦,并匹配了能量密度较高的镍钴锰三元锂蓄电池,为其提供了可观的纯电续航能力。在实际道路试驾中,可以感受到这套系统的工作逻辑较为成熟,动力输出平顺而有力。无论是在城市拥堵路况下的频繁启停,还是需要急加速超车的中高速阶段,系统都能做到响应及时、衔接流畅,很好地兼顾了日常驾驶的经济性与动力储备需求。
车辆还配备了前后双电机,构成电动四驱架构。在试驾过程中,这套四驱系统展现了良好的路况适应性。例如在雨后湿滑的路面上进行加速和弯道测试时,系统能够迅速而智能地分配前后轮扭矩,使车轮始终保持充足的抓地力,有效避免了打滑或车身不稳的现象。四驱的加入不仅增强了车辆在恶劣天气或低附着力路面下的行驶稳定性,也提升了驾驶者的操控信心。尤其在高速过弯时,车身姿态控制得体,未出现明显的漂浮或摆动,给人以扎实安稳的驾驶感受。
在电池与续航方面,传祺向往S9搭载了一套镍钴锰三元锂电池组。从实际使用来看,其纯电续航能力能够较好地匹配官方数据,足以覆盖大多数城市用户的单日通勤需求。在笔者一段典型的城区综合路况体验中,车辆在纯电模式下运行安静,动力输出直接且线性,电门响应灵敏,整体驾驶感受轻盈顺滑。这种以电驱为主的城市通勤方式,不仅能显著降低燃油消耗,也提升了日常用车的经济性与静谧性。当电池电量消耗至设定阈值后,系统会平顺地启动发动机进入混动模式。此举使得车辆的综合续航里程能够突破1000公里大关。这种“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设定,在笔者的实际体验中,较好地解决了纯电动车型在长途出行时可能存在的里程焦虑问题。它让用户可以在享受电动车低速静谧、响应迅速优点的同时,也不必改变已有的长途驾驶习惯,兼顾了低碳出行与全域机动性的双重需求。
在驾驶体验上,传祺向往S9的动力响应与传动匹配展现出了成熟的调校水准。起步及加速过程中,油门踏板响应及时,动力输出线性且跟脚,不会有突兀的闯动感或动力延迟现象。变速箱的换挡动作处理得较为细腻,升降挡逻辑清晰,在整个加速过程中几乎难以察觉到顿挫,保证了行驶的平顺性。制动系统同样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刹车脚感设定扎实而渐进,初段制动力释放均匀,随着踏板深度增加,力度增益也十分线性,易于驾驶者精准控制。系统将动能回收与机械制动协调得较为自然,在多数减速场景下,都能实现平稳的减速度,同时为电池补充电量。在实际城市路况中,频繁的跟车、启停变得轻松可控,制动表现给人以充足的信心,整体驾驭感受轻盈且易于掌控。
总体而言,传祺向往S9在动力层面的调校更侧重于均衡与适用性。它并未刻意追求极致的性能参数,但在日常驾驶的多数场景下——无论是城市中的走走停停,还是高速路上的再加速需求——都能提供从容不迫的动力支持。其插电混动系统的优势体现得颇为清晰:低速时凭借纯电驱动带来静谧、迅捷的响应;而当发动机介入时,动力衔接自然,中后段储备充足,共同构成了一套高效且省心的动力方案。所搭载的四驱系统,则进一步夯实了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操控底线。在实际体验中,它能赋予驾驶者更充足的信心,无论是在湿滑路面还是弯道中,都能感知到车轮牢牢抓住地面,车身姿态稳健。超过一千公里的综合续航能力,则让它能够轻松应对日常通勤与长途远行的双重需求,有效化解了纯电车型的里程焦虑。
从个人驾驶感受出发,这款车最令人欣赏的,是其在动力输出品质上展现的成熟度。无论是拥堵路况下的跟车,还是需要动力请求时的果断响应,它都能以一种细腻、线性的方式执行,整个过程流畅而可控,兼顾了驾驶的愉悦感与安全感。可以说,传祺向往S9确实是一款契合家庭用户多元需求的车型。它在环保经济性与驾驶品质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既是一台可靠的家庭伙伴,也在不经意间保留了一份不错的驾驶乐趣。如果您正在考虑一台适用场景广泛、表现均衡的新能源SUV,不妨亲自去体验一番,它的实际表现或许能给您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