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以上车型销量, 春风强势登顶, 如何破局?
根据业内数据汇总,250及以上排量车型,春风在2024年11.42万辆,以微弱优势首次荣登销量冠军,2025年上半年优势明显扩大,领先第二名约1.9万辆稳坐销量冠军。
据悉,9月最新数据显示,在200CC以上玩乐车型中,春风9月零售第一(大幅领先第二),三季度零售第一,1-9累计零售占比高达37%,大幅领先;在仿赛细分领域,春风三季度零售第一,尤其是675SR的9月份销量,在600CC以上所有车型中排第一,占比高达41%。全行业销量在下降,而春风却能保持强劲的增长,把第一的优势不断扩大,春风究竟做对了什么,会突然爆发加速度?
唯一核心因素:产品力
有的人可能认为春风营销做得好,比如持续投入赛事,征战MOTO2/MOTO3,还有曼岛TT,还在国内开启了天才车手培养计划,海外赛事对出口有很大帮助,但对国内市场助力很小,具体不用解释。还有每年的品牌日、赛道试驾等各类营销活动,类似的事情,国内其他品牌也都在做,做得好最多只能是锦上添花。也有人认为春风抓住了与KTM合资的机遇,获得了技术上的进步。的确,春风与KTM的合资是获得了技术进步,但同期收购欧洲品牌的国产品牌也不少,大多表现不怎么样,所以与KTM合资的确是很大助力,但个人认为不是最核心的因素。也有人认为春风的服务提升大,比如被人诟病的配件价格贵终于大幅下调了,全国联保落在实处,一旦商家拒保就可以获理赔。服务提升固然对销售提升有帮助,但显然不是主要原因,连次要原因都算不上。春风销量能够爆发式增长,唯一核心原因就是产品力的提升,当然作为规模型摩企,每家都很重视产品力打造,但春风的产品力提升又有很大不同,这从春风上市财报的研发投入数据就可见一斑。春风近三年的研发投入总额、研发利润占比都是绝对领先行业的,如此巨额的研发投入,春风的新车上市却非常克制,并没有上市很多车型,反而算是很慢的了。那如此巨额的研发投入都干嘛去了?春风1500多人的研发团队,他们每年10亿左右的研发资金,都砸到哪里去了?
从堆配置到深度调校
目前国产摩托车的研发,基本还停留在“原创设计或模仿一个好的外观+堆配置”,一款车能成就成,不能成很快就死,即便上市热卖,也很少能持续2年以上的,摩托车的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反过来又促使企业不断开发新品,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但春风的研发却打破了这个魔咒,从简单堆配置跃迁到深度调校。简单来说,就是春风的车配置不是最高的,价格也不是最便宜的,但春风的车最均衡,没有短板,优势也很多,骑起来特别顺,尤其是仿赛,操控感特别好,这就是深度调校的实力,不需要最顶级的配置,却能给你更好的驾驶体验,与之带来的就是超长的产品生命周期。比如最早的250NK,最早开创年轻人的玩乐车型,目前依然有相当的销量,特别是250SR,作为开创国产仿赛热潮的车型,上市6年来,不断改款、优化升级,至今依然是国产250仿赛中的重磅车型,地位不可撼动,两款250玩乐车型2024年销量依然高达19000多辆。再说450SR,可谓上市火爆一直持续到现在,三年持续优化升级,一直保持顶流位置,而事实上450SR的配置并不是顶流,价格在同级中并不低,但用户依然把它买成了顶流。新研发的三缸仿赛675SR则越卖越好,开创了三缸仿赛新品类,750SR刚上市,试驾反馈优异,销售势头看好。春风主销车型仿赛,本就特别吃吃调校功底,客观上促使春风除了开发新发动机、新车型,还将大量研发资源投入到了产品的深度调校、操控细节、持续优化这种复杂又难以短期见效的方向上,但多年坚持下来,让春风获得了与外资品牌类似的产品深度调校的高阶能力。用户普遍反馈春风车型,非常均衡好骑,没有短板,我们测评试驾过的多款车型也的确如此,同时春风不断优化升级,让骑行体验越来越好,跳出单纯靠配置、价格吸引用户的藩篱,从而积累用户口碑,形成正向循环。这个正向循环让春风拥有打破当前摩托车普遍短命魔咒的能力,每出一款车,大多是精品或爆款。这同时也依赖于春风产品力打造的第二大核心优势,精密的节奏规划。
严格的产品节奏规划
我们看看春风的新车发布节奏,近三年显然加快了产品开发,但总体依然控制节奏,每年上市3-4款新车,以仿赛为绝对主线,兼顾MT、NK、巡航,尤其是大热的巡航车,只有2款,可谓相当克制了;动力平台以自研为主,而800的动力则来源于成熟的KTM 790DUKE。
17年:250NK,21年换装250SR发动机,新增滑离;
20年:250SR,23年上市单摇臂版;
22年:450SR;
23年:450CLC、450MT、800NK;
24年:250CLC、800MT(9月)、500SR(7月)、675SR(9月);
25年:700MT(1月)、675NK(3月)、750SR(10月)。
春风产品上市始终遵循自己的节奏,不急功近利,不赶工上市。试想如果没有科学的产品规划,看到市场好卖什么就开发什么,一款新品没有经过充分的孕育和调研,如何能成为精品或爆款?反之,一款新品的成功率就大得多,再加上春风深度调校优化的高阶能力,让春风出一款新车,大概率就能成一款,即便不成爆款,一般也不会太差甚至死掉(当然也有表现不好的,比如500SR、700CLX)。这种产品开发模式,更大概率诞生精品、爆款,从而引导市场,避免低效车型的开发节约大量资源,同时也会大幅降低企业生产、质量控制、售后、商家进货、配件储备的难度和成本,好处多多。说到产品规划,公升级V4 1000SR即将参展米兰展,大概率明年上市,还是仿赛。春风的250及以上中大排踏板、125踏板还是空白,巡航车型还很少,未来还有很大成长空间。而上市不久的11980元起AURA150,定价不高,开创性的取消了无钥匙旋钮,首创坐垫压力感应通电,屏幕密码解锁,离车自动断电息屏、自研平衡轴150踏板动力,新意满满,很有爆款潜力。当然,春风的产品设计也是业内顶级的,甚至超越部分国际品牌同级车型的外观,具有强烈的现代感、运动感和辨识度,非常契合年轻消费群体的审美,对产品力打造有很大帮助。但个人认为这是春风战术上的优势,上述两条才是春风战略上的优势,不是花钱就可以解决的,也不是企业可以短期内提升的。
总结
每个企业也都非常重视产品力打造,也有自己的产品节奏规划,为何春风能走得更快更好?上升到更宏观层面,可能要归结于春风的“务实+持之以恒”。务实的典型表现就是春风一直不急不躁不急于求成,也没喊过什么百万销量、世界级品牌的口号(我印象中好像没有),同时一直持之以恒的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和调校能力,跳出配置、性价比的低维竞争局限,瞄准车辆性能、调校细节、品牌认知等高维竞争,短短10年,就从一个强二线品牌,做到了如今国内玩乐车型销量的强势第一,同时春风又以15亿美元(按7.2汇率)首次拿下去年出口金额第一,这就是“务实+持之以恒”的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