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AI再造, 美国女股神再买

面对OpenAI-英伟达-甲骨文结成“ONO联盟”加大投入,国内大厂也在展开AI投资竞赛。

(头部厂商的激进规划为AI算力产业链(服务器、芯片、光模块、制冷技术等)带来长期明确的需求指引。将能耗转化为可用算力的同时,如何管理巨大的运营成本和履行环境责任,是必须解决的难题。)

9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在云栖大会演讲中表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而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也许未来全世界只会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阿里云的目标是成为其中之一。阿里云宣布和英伟达在PhysicalAI(物理人工智能)领域达成合作。目前阿里正积极推进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的投入。

同日,阿里巴巴正式推出该公司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模型Qwen3-Max。并称目前Qwen3-Max-Instruct的预览版在LMArena文本排行榜上位列第三,超越了GPT-5-Chat。截至目前,通义千问已累计开放300余个开源模型,覆盖全尺寸、全模态模型,开源模型下载量已经突破6亿;通义万象目前已经生成了超过3.9亿张图片,7000万多个视频。

吴泳铭说,为了迎接超级人工智能(ASI)时代的到来,对比2022年这个GenAI的元年,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这意味着阿里云算力投入将指数级提升。

另据媒体报道,全球半导体行业正迎来新一轮涨价潮!台积电2nm制程价格相比3nm至少上涨50%,而末代3nmCPU价格已较前代上涨约20%。与此同时,存储芯片巨头三星、SK海力士等厂商已率先调涨产品售价,推动半导体通胀加速发酵。

吴泳铭在9月24日云栖大会演讲中表示,实现AGI(通用人工智能)已是确定性事件,但这仅是起点,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ASI(超级人工智能),以解决气候、能源、星际旅行等重大科学难题。

通往超级人工智能之路分为三个阶段:1.智能涌现,AI通过学习人类知识具备泛化智能;2.“自主行动”,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以“辅助人”,这是行业当前所处的阶段;3.“自我迭代”,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的全量原始数据,实现自主学习,最终能够“超越人”。

吴泳铭表示,在AGI到ASI的巨大变革中,大模型将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统。“并不是说大模型替代了Windows或者说Linux这样的操作系统。而是大模型以及相关的系统,在整个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交互当中,将承载现有操作系统的地位。未来几乎所有链接真实世界的工具接口,都将与大模型进行连接,所有用户需求和行业应用将会通过大模型相关的工具执行任务”。

大模型作为下一代的操作系统,将允许任何人使用自然语言创造无限多的应用,未来,支撑所有与计算世界打交道的软件可能都是由大模型产生的,而不是现在各个软件公司创作的商业软件。

数据中心能耗的10倍增长,背后不仅是服务器数量的线性扩张,更是单位算力密度与集群规模的几何级提升。因此,10倍能耗增长,其电力来源至关重要,可以密切关注阿里云是否同步公布了相匹配的绿色能源计划。

阿里云这一能耗扩张计划,标志着其从“云计算服务商”向“AI基础设施运营商”全面转型。全球数据中心布局加速:新建巴西、法国、荷兰等地数据中心,构建全球AI网络。

其中,绿色能耗技术成为关键变量。面对能耗激增,阿里云必须同步推进清洁能源使用、碳补偿机制和ESG治理体系,以应对政策与公众压力。这一战略将深刻影响全球云计算、AI芯片、能源管理、绿色科技等多个产业链的演进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有美国“女股神”之称的凯西伍德(CathieWood)重新开仓买入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的股份,为四年来首次。

据彭博社报道,伍德的方舟投资管理公司的每日交易报告显示,旗下两只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星期一(9月22日)买入了阿里巴巴的美国存托凭证(ADR)。根据基金持股报告,这些股份总价值约为1630万美元(约合1.16亿元人民币)。

2014年,在阿里巴巴上市后不久,方舟投资就对其进行了首次投资,2021年9月基本清仓。市场观点认为,这次投资可能与投资者看好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战略布局能重振其增长动能有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